蔡英文访美后,美台之间的军事联络进一步加强。台湾地区曾购买了600枚“鱼叉”导弹,目前还有400枚未交付。
(相关资料图)
最近双方合作步伐加快,未来3年内计划交付200枚,“2029年再交付200枚”。台湾地区将会在其境内部署由600枚“鱼叉”导弹所构成的导弹网,包含:空射、舰射以及陆射三种方式。
美国与台湾地区的军事联络早已涉及反舰作战的能力,包括了“鱼叉”导弹的早期型号及先进型号,计划帮助台湾地区打造一道“鱼叉”防线。台湾地区配备“雄风-2”导弹和“雄风-3”导弹,将其有效组合后,号称在周边形成150公里左右拦截区域。
目前情况下,想要拦住50%的解放军舰艇以及对各类海上目标进行打击,恐怕难度较大。从“环岛利剑”演习来看,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基本上超越了“海峡中线”,“海峡中线”成了“绿线”。
“鱼叉”导弹所针对的固定设施,以及依托陆地机动发射车等发射阵地,都是优先被摧毁的目标。台湾地区沿岸的导弹发射工事并不在解放军攻击范围之外,如果远程火箭炮密集攻击、火箭军导弹快速打击等攻击行动发生,这些目标将没有存活的机会。
美国交付“鱼叉”导弹,以及加紧交付“鱼叉”导弹的行为,带有特定的政治意图。它是想通过对台军售加码,来“威慑”解放军。当前解放军有着更多更先进的武器装备,并没有受到“鱼叉”导弹的影响。
所以想凭借小型的、生锈的“鱼叉”导弹,挡住解放军在台湾周边的作战行动,在目前情况下难度极大。
即使用小“鱼叉”打大军舰,也有可能打不中,而且其毁伤效果并不显著。
对于台湾当局而言,拥有美国先进武器装备不是万能的,实际作战中,解放军可以通过快速摧毁台湾在沿海部署的导弹发射工事等目标。
台湾当局应该好好思考,即使买了那么多武器装备,老旧的驱逐舰、各种火炮、反坦克导弹、各种装甲车辆、防空武器装备以及直升机等等,这些装备一旦被解放军摧毁,他们的攻击能力就会被“冻结”。
对于台湾来说,要想在解放军的强大武器装备面前有所作为,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现状,并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。
按照目前这笔经费所产生的“鱼叉”效应去分析,给“台独”打气是一个主要目标。台湾地区会认为自己有了“鱼叉”,有了美国的先进武器装备,在台岛周边能够形成强大的反制能力。
现在估计要有人给台湾当局上上课,目前这种“夜郎自大”,包括“倚美谋独”进入到了病入膏肓状态。
要求美国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台岛增援,梦想着所谓的“长期作战”,把作战行动拖延到美国人想要的节奏。一旦出现这种作战行动,所产生的效果只能让台湾当局产生更加虚幻的幻想。现在通过解放军的演练行动,台湾当局脑子里会清醒一点。
环岛打击行动、全岛无纵深的大纵深打击行动及无死角的打击行动,基本上会让台湾地区武器装备体系“冻结”。
“冻结”这个词,台湾当局应该好好琢磨。买了那么多武器装备,包括老旧的驱逐舰、各种火炮,还有反坦克导弹,以及各种装甲车辆,再加上各种防空武器装备、直升机,像这些东西一旦在发动攻击之后,机场、港口、码头、导弹发射阵地、重要的指挥阵地,其他的军事目标都在攻击范围之内。
如果解放军对台湾实施攻击,不可能给某些区域留下任何生存的机会。作战机会一旦出现,攻击行动将如狂风暴雨一般猛烈。
从现在的形势来看,“鱼叉”导弹以及其他武器装备所提供的“续命”方式,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,只是让台当局内部产生了一种无知的自嗨心态。
仅凭“鱼叉”导弹无法形成强大的反制能力,迎接解放军的登陆行动更是难度极大。解放军的作战能力明显优于台湾地区,而且火力过于强大,可以在短时间内摧毁所有固定和机动部署,让其变成废墟。
要清醒认识到现实形势,不要再做“黄粱美梦”。在解放军的强大作战攻势面前,任何武器装备都无法改变局势。